Aug 31, 2009

機器人學和人類的未來

我認為機器人學的發展,對人類的未來而言非常關鍵。

因為機器人學的發展,可以大幅提生人類的生產力,
並進而大幅加快科學的進步,以跳脫資源耗盡的末日。

我所謂的末日是指石油危機,
根據 Worldmeters 提出來的資料
以現有的石油消耗速度
只能再使用約 40 年
而石油偏偏是現代文明的發展的基石

當然,科技的發展可以提供我們找出替代石油的方式
不過前提必須在石油耗盡之前研發成功

為了提升科學研究的能量,我們必須有充足的人力,
我認為可以從兩個方面來提升:

1. 增加人口中科學研究的比率
2. 增加人口

第一點的方法現在已經在使用,比如說以美國為例子,
美國有世界最強的研究能力,
因為他們只需要少數的人提供生活所需的基本物資,
好比說農業,而自己不生產的物資可從外國進口,
故可以有比其他國家更多的研究人員,
甚至自己的人才不足時,便從各國"進口"

這個模式運作的不錯,不過從世界的角度來看,
其他國家的人力就損耗在生產這些物資上面了
如果我們能輔助這些國家提升生產能力,就可以再釋放出更多的人力資源

第二點是補足第一點的不足,
關鍵在於釋放出來的人力,不一定會投入到科學研究上,
有許許多多需要頭腦的行業也同樣吸引人
因此我認為必須增加人口的總數

這乍聽之下有點弔軌,
既然資源已經逐漸缺乏,怎麼還要增加人口呢?
確實這是個雙面刃,
但我認為好處大於壞處
若是能在十年後大幅改善生活環境,
讓現代的年輕人願意多生孩子,
那麼三十年後將有一批在充沛資源下成長的新生代
在他們之中必然有更多的聰明人,
他們的智慧可以相乘發揮更大的力量
好比說一萬個天才所造成的衝擊
會比一千個天才大的很多

在最後我們來看一個目前的研究方向:
在日本筑波大學的 Cybernics 研究所,他們提倡結合:, 機器, 情報三者已大幅提升人類的能力
以應付日本因逐漸高齡化而短缺的人力問題

我的想法有部分是被他們啟發,
不過我認為這個技術可以用在年輕家庭上
比如說減輕婦女懷孕的不方便,以及讓小家庭能夠無後顧之憂的扶養小孩
這可以達成我所說的第二點,提升人口的目標。

Jul 9, 2009

Novamente 的虛擬寵物

寵物是很多人的心靈寄託
愛好者願意投入不少金錢在寵物身上
隨著線上遊戲的發展
虛擬寵物的商機也越來越大

乘著這股浪潮
在 2008 年的 AGI 會議中 Novamente 公司展示了他們研發的虛擬寵物
影片展示如何教小狗學會你想教他的把戲
如坐下、咬飛盤
過程詳見影片
教學的方式是口語命令加上示範動作
比如說"踢球"這個動作
主人在小狗面前邊說踢球邊做動作
然後命令小夠重複他的動作
一開始小狗會做一些預期之外的動作
這時候主人要重覆教學直到小狗做出想要的動作為止
然後給予獎勵


影像來源: Novamente
影片連結

Novamente 公司預告他們將會在 Second Life 中推出虛擬寵物
這是將來值得關注的事


參考資料
[1] Virtual pets can learn just like babies

May 31, 2009

如果人工智慧也有個曼哈頓計畫

從電腦發明以來,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便被視為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試想具有人類思考能力的機器,能對世界帶來多大的進步
從小時候接觸電腦和科幻小說以來
我就會想到"如何才能做出有智慧的機器人呢?"
這個念頭讓我攻讀了電腦科學,不過對於該如何作仍十分模糊
究竟這個目標有多困難? 有多少人在這方面努力? 現在的研究進展為何?

我找到 Ben Goertzel 博士的一篇文章
Is AI Engineering the Shortest Path to a Positive Singularity?

他的觀點是:
如果我們盡全力發展人工智慧,就像二戰時的曼哈頓計畫
則十年之內可以成功

根據 wiki 的資料,曼哈頓計畫耗費的
期間: 1942-1946
人力: 約10萬人
金錢: 20 億美金 (約為今日的240億美金)

今日的240億美金可以怎麼用呢?
假設以全部的10%來聘請研究人員做為計算
一個人的年薪是2.4萬美金
則 10,000 人十年薪資正好是 24,000*10,000*10 = 2.4*10^9 = 24億
聽起來果然好像有那麼一回事

不過,現在的美國政府能夠拿出240億嗎?
是有可能的
舉個例子
看美國政府對通用汽車紓困時的金額 [1]
已經發出的約有200億
預計還要發出的約有300億

不過
汽車產業能獲得這麼多錢
也是因為它是一個成熟的產業
牽連到的層面相當廣泛
相較之下
機器人產業還正在發展
若是能繼續茁壯
也未必需要仰賴政府的補助來籌措資金


參考資料
[1] http://www.nytimes.com/2009/06/02/business/02auto.html

May 23, 2009

比馬龍的雕像 / Pygmalion and Galatea

比馬龍和他的雕像
比馬龍是希臘神話中的一的人物
他以象牙雕塑了一個潔白如玉的美女
那栩栩如生的姿態會令人覺得她似乎不是個靜止的雕像
他深深的愛上他的雕像
他幻想這不是象牙而是活生生的軀體
他為雕像穿衣打扮
他親吻撫摸雕像
他向雕像訴說感情
最後他甚至把雕像搬到自己床上,還幫他墊了一個枕頭!

看似不可能痴戀因維納斯的出現而獲得了轉機
比馬龍懇請維納斯給他一位像他的雕像般的妻子
維納斯看出了比馬龍的心思,於是把雕像變成了真人
於是比馬龍高興的撲上去親吻自己的心上人
並且高興的舉行了婚禮

原著
故事的來源是奧德維 (Ovid) 的變形記 (Metamorphoses),這邊有線上版本
裡面有交代為何比馬龍要製作雕像
以及他對雕像的種種愛戀行為 <= 這段描寫很有趣可以看看 Galatea
奧德維的原著故事裡,雕像少女本身並沒有名字
在後人的衍生創作之中
她有了不同的名稱,其中比較常見的是 Galatea


Orient Doll
如果比馬龍是在現代的話
她的作品應該會像日本 Orient Doll 所做的 Candy Girl
材質從象牙變成矽膠
更接近人類的觸感
而且放在床上時不會因為太重而壓壞你的床

May 20, 2009

CVPR 簡介 (一)

目前在計算機科學的電腦視覺這個領域,最有名的會議(conference)當屬 CVPR 和 ICCV。
CVPR 的全名為 IEEE Computer Society Conference for Computer Vision and Machine Learning,每年舉辦一次,今年(CVPR2009)的地點在邁阿密。

觀察一個conference的投稿論文數目和錄取錄,可以得到一些有趣的資訊。
本年度 CVPR 共有 1464 篇投稿,383 篇錄取,錄取率為 26.2%。(官方統計資料)
首先看錄取率,26.2% 在計算機科學算是比較低的,錄取比較高的會議可以達50%~60%左右。而投稿數反映了這個領域的熱門程度,1464篇算是蠻高的。(參考資料)
綜合高投稿數目和低錄取率,表示這個會議收取的論文品質較高,同時參與的人員也包含許多重要人物。另一方面來說,對於高投稿數目和高錄取率的會議,如ICIP,通常是讓國際研究人員有共同交流的機會,所以錄取的論文好壞兼備。

May 2, 2009

TopCoder 的演算法比賽

前陣子註冊了 TopCoder,這個網站提供了許多類型的程式設計競賽,其中有一個競賽項目是 Algorithm ,跟 ACM ICPC 很類似,要求參賽者在 75 分鐘之內解出三道題目。

這三題的難度是漸進的,第一題會讓你覺得寫 code 比看題目還簡單,第二題稍微想一下可以知道解法,不過要想到精簡的解法卻沒那麼容易,第三題會讓你覺得這不可能在時間之內寫完吧!?
一般說來最簡單的題目值 250 分,中等的值 500 分,最難的值 1000 分。參賽者的得分會隨著解題時間增加而遞減,所以每題的實際得分會比上述的還低。這種給分數的設定相當"老少咸宜,適合初學者到高手共聚一堂。

網路上的程式競賽很多,但是
TopCoder 和我看過其他的競賽有三個主要的不同之處:

  1. 採用積分排名系統 (ranking)。每隔一至兩週會舉辦一次即時競賽,讓每位參加者同時解題,以每個人的得分來加減排名。
  2. 挑戰模式 (challenge)。參賽者每20人分到一個房間,當解題時間結束以後,每個人有一小段時間可以看到別人的解答,如果你認為她的解法有錯,可以提出測試資料來挑戰,成功"反證"別人的程式是錯誤的話,就可以賺得一定分數,當然答錯了也會扣分。
  3. 程式觀摩。比賽過後,所有人的程式碼都會公開,可以學習到別人的解題技巧。
難度

參加了幾輪線上比賽之後,發現自己生疏了許多。最簡單的題目也花了約20分鐘才完成,主要是因為自己寫的 code 和心裡想的都不一樣XD,所以寫個 20~50 行的程式也要 debug 一下。另外一個原因是看題目花太久時間,花5分鐘看完題目的時候,就有強者已經寫完了。

看起來這是高中生和大學生準備程式競賽的好地方,不過年紀在這之上的人也是有的,不曉得他們參加的理由是啥。台灣參加演算法競賽的人只有 13 個,還真意外的少,這可能是因為比賽的時間不是在早上,就是在深夜,不過就另一方面來說,大學生應該很能適應這些時段:p

Mar 29, 2009

現代魔鏡 -- 讓電腦判斷你的臉孔吸引力

什麼樣的臉孔是美麗的? 你的臉有多吸引人? 美麗的背後有著怎麼樣的理論基礎,是多年來哲學家、藝術家、以及科學家努力嘗試解答的問題。近年來科學家從機器學習和電腦視覺的角度出發,嘗試以數學模型來分析這個問題。

2006年以色列 Tel-Aviv 大學的 Gideon Dror 教授的研究團隊發表了一篇論文: A Humanlike Predictor of Facial Attractiveness,提出一套方法來評估臉孔的吸引力,是本篇文章所要介紹的。

作者首先請攝影師拍攝 91 位美國白人女性的照片。為了降低複雜的變因,這些女性的年齡、膚色都是相近的。接著由 28 位評審(15名男性、13名女性)來評分,評分的範圍在 1 至 7 分之間,7代表最吸引人。

影像特徵擷取

為了分析臉孔,作者擷取影像中的兩種主要特徵,第一種是五官位置,臉上定義了84個特徵點,分別對應到輪廓、眉毛、眼睛、鼻子、以及嘴巴,可見下圖黑點所示:



第二種特徵紀錄了膚色和頭髮的顏色以及平滑程度,可見上圖方塊所示:

以這兩種特徵為基礎,作者產生了 98 維的向量來表示一張臉,並使用機器學習的技術,利用之前 28 位評審的評分,來學習人類對吸引力的判斷。此後當每一張新的臉孔加入,首先會被轉換為 98 維的向量,然後根據學習的成果來預測吸引力。

實驗分析
1. 電腦能抓住大眾的喜好: 電腦預測出來的吸引力,比起任何單獨一位評審,更接近平均給分。
2. 平均的臉孔比大多數臉孔更具吸引力: 研究人員嘗試結合50張臉孔,產生一張平均的臉,該張臉會比80%的臉更具吸引力。

評論
這個方法有一個小問題:
沒有考慮到髮型的影響。髮型對女性的美麗有著很重要的影響,試看光頭的女性,魅力明顯下降。